明德絲印廠技術分享-絲網印刷連續調圖像階調復制原理
明德絲印廠技術分享:絲網印刷連續調圖像階調原理,供大家學習和探討!
延續調圖像的明暗條理(階調),在絲印上是經過應用網點掩蓋率來完成的。
一、網點對圖像階調的傳遞
一張用制版拍照機拍攝的延續調陽圖底片,用它曬制出的網版經由絲印,獲得的結果,底片上的明暗條理悉數喪失,只要口角之別,這是由于膠卷片的過度調相對應網版的感光層在曬版時,得不到足夠的光量發作光化學反響,顯影時被沖失落,構成圖像的根底被毀壞而形成的。
為了把原稿上圖像的明暗條理再現出來,需制造出加網的底片,將圖像切割成很多不延續的點子,再轉曬到印版上,然后用來絲印。印張上單元內,點子的總面積大,則油墨掩蓋率高,反射光線少,接收光線多,使人感應陰晦;印張上單元面積內,點子的總面積小,油墨復蓋率低,反射光線多,接收光線少,給人以亮堂的覺得,如許原稿圖像的濃淡條理,在印張上便可獲得再現。
這種加網技能構成的,用來顯示圖形明暗的點叫做網點。絲印中,網點是組成延續調圖像的根本絲印單位。經過圖像處置,在絲印品上由這種圖像單位與空白的比照,到達再現延續調的結果。
二、網點的特征
在絲印圖像處置中,依照加網的辦法,分為AM網點和FM網點。
(一)AM網點
AM網點是傳統的常用的網點,也叫調幅網點。普通是在拍照機上,應用網屏或在電子分色上,經過網點發作器,用激光束進行電子加網構成的。
加網后的網孔出現有序的陳列,因而,構成的網點在空間的散布不只有規則,并且單元面積內網點的數目是衡定不變的,原稿上圖像的明暗條理,依托每個網點面積的轉變,在絲印品上獲得再現。對應于原稿墨色深的部位絲印品上彀點面積大,承受的油墨多;對應于原稿墨色淺的部位,絲印品上彀點面積小,承受的油墨量少,如許便經過網點的巨細反映了圖像的深淺。 1.網點掩蓋率
網點掩蓋面積與總面積之比,叫做網點掩蓋率,凡間用百分數來透露表現,故也叫做網點百分比。
普通延續調圖像的
暗調局部,網點百分比的局限約為70%~90%;
局部,網點轉變局限約為40%~60%;
亮調局部,網點轉變局限約為10%~30%。
2.網點角度
相鄰網點中間連線與基準線的夾角叫做網線角度?;鶞示€可所以程度線,也可所以垂直線。
常用的網點角度
1995年我國絲印行業規范規則:將垂直偏向定為0°。角度差用"°"透露表現,角度按順時針偏向,放置整個圓周分為360°,則常用的網角度為0°,15°,75°,135°。
3.網點線數
單元長度內,所包容的相鄰網點中間連線的數量叫做網點線數。常用的網點線數如下:
線/in 60 80 100 120 133 150 175 200
線/cm 24 32 40 48 54 60 70 80
4.網點外形
指50%網點的外形。常用的網點外形有方形、圓形、卵形、鏈形等。(二)FM網點
90年月以來,發生了圖像的調頻加網方法,呈現了FM網點,也叫調頻網點。它是應用核算機,在硬件和軟件的共同下構成的。網點在空間的散布沒有規則,為隨機散布。每個網點的面積堅持不變,依托改動網點密集的水平,也就是改動網點在空間散布的頻率,讓圖像的明暗條理在絲印品上獲得再現。 FM網點和AM網點都屬于面積調制式網點。然則,AM網點因存在角度問題,經常因為角度布置欠妥或其它緣由,呈現有損絲印圖像美感的“龜文”,如圖(a)示。而FM網點是隨機的,沒有角度問題,故不會發生龜文,如圖(b)所示。此外,FM網點比AM網點分辯率高,因而,對圖像階調的復原性超越AM網點。
好了,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,大家學會了幾點呢?沒學會不用擔心,上海明德絲印廠歡迎各方兄弟姐妹們前來咨詢,大家一起共同探討學習,前進的步伐中不失樂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