玻璃絲印加工經常遇到的三個問題(一)
問題一:糊版
1、糊版亦稱堵版,是指絲網印版圖文通孔部分在印刷中不能將油墨轉移至承印物上的
現象。這種現象的出現會影響印刷質量, 嚴重時甚至會無法進行正常印刷。絲網印刷過
程中產生的糊版現象的原因是錯綜復雜的。
糊版原因可從以下各方面進行分析:
①玻璃的原因 :玻璃表面沒有處理干凈,還存在水印、紙印、油印、手印、灰塵顆粒等
污物。因而造成糊版;
②車間溫度、濕度及油墨性質的原因。絲網印刷車間要求保持一-定 的溫度20C左右和
相對濕度50左右, 如果溫度高,相對濕度低 ,油墨中的揮發溶劑就會很快地揮發掉,
絲網上油墨的粘度變高,從而堵住網孔。另一點應該注意的是,如果停機時間過長,也
會產生糊版現象,時間越長糊版越嚴重。其次,如果環境溫度低,油墨流動性差也容易
產生糊版;
③絲網印版的原因。制好的絲網印版在使用前用水沖洗干凈并干燥后方能使用。如果制
好版后放置過久不及時印刷。在保存過程中或多或少就會粘附上灰塵,印刷時如果不清
洗,就會造成糊版。
④印刷壓力的原因。印刷過程中壓印力過大,會使刮板彎曲,刮板與絲網印版和玻璃不
是線接觸,而呈面接觸,這樣每次刮印都能將油墨刮干凈,而留下殘余油墨,經過一-定時
間便會結膜造成糊版。
⑤絲網印版與玻璃間隙不當的原因。絲網印版與玻璃之間的間隙不能過小,間隙過小在
刮印后絲網版不能及時脫離玻璃,絲網印版抬起時,印版底部粘上- -定油墨 ,這樣也容易
造成糊板。
⑥油墨的原因,在絲網印刷油墨中的顏料及其它固體的顆粒較大時,就容易出現堵住網
孔的現象。另外,所選用絲網目數及通孔面積與油墨的顆粒度相比小了些,使較粗顆粒的
油墨不易通過網孔而發生封網現象也是其原因之一。對因油墨的顆粒較大而引起的糊版,
可以從制造油墨時著手解決,主要方法是嚴格控制油墨的細度。
在印刷過程中,油墨黏度造成糊版,其主要原因是,絲網印版上的油墨溶劑蒸發,
致使油墨黏度,而發生封網現象。如果印刷圖文面積比較大,絲網印版上的油墨消
耗多,糊版現象就少。如果圖文面積小,絲網印版上的油墨消耗少,就容易造成糊版,其
對策是采用少量多次的加墨原則。油墨的流動性差,會使油墨在沒有通過絲網時便產生糊
版,這種情況可通過在不影響印刷質量的前提下,通過降低油墨粘度提高油墨的流動性來
解決。發生糊版故障后,可針對版上油墨的性質,采用適當的溶劑擦洗。擦洗的要領是
從印刷面開始,由中間向外輕輕擦拭。擦拭后檢查印版,如有缺損應及時修補,修補后
可重新開始印刷。應當注意的是,版膜每擦洗-次,就變薄一些,如擦拭中造成版膜重大
缺損,則只好換版印刷。
2、油墨在玻璃上固著不牢
①對玻璃進行印刷時,很重要的是在印刷前應對玻璃進行嚴格的脫脂及前處理的檢查。
當玻璃表面附著油脂類、粘結劑、塵埃物等物質時,就會造成油墨與玻璃粘結。
②油墨本身粘結力不夠引起墨膜固著不牢,更換其他種類油墨進行印刷。稀釋溶劑
選用不當也會出現墨膜附著不牢的現象,在選用稀釋溶劑時要考慮油墨的性質,以避免出現
油墨與承印物粘結不牢的現象發生。
3、著墨不勻墨膜厚度不勻,原因是各種各樣的,就油墨而言是油墨調配,或者正常
調配的油墨混入了墨皮,印刷時,由于溶劑的作用發生膨脹,將應該透墨的網孔
堵住,起了版膜的作用使油墨無法通過。為了預防這故障,調配后的油墨(特別是舊油墨),
使用前要用網過濾一次再使用。 在重新使用已經用過的印版時,完全除去附著在版
框_上的舊油墨。印刷后保管印版時,要充分的洗滌(也包括刮板)。如果回墨板前端的尖部
有傷損的話,會 沿刮板的運動方向出現一條條痕跡。在印刷玻璃時,就會出現明顯的著
墨不勻。
所以,很好地保護刮板的前端,使之不發生損傷,如果損傷了,就要用研磨機認真地
研磨。再者,印刷臺的凹凸也會影響著墨均勻。凸部墨層薄,凹部墨層厚,這種現象也稱著
墨不均。另外,承印物的背面或印刷臺,上粘有灰塵的話,也會產生.上述故障。
本文由上海明德絲印編輯發布,友情奉獻.更多有關知識請點擊:http://www.popandsizzle.com/
我們用先進的技術.真誠的態度.為您提供服務.未經作者許可,任何人不得摘編、轉載等,
侵權必究!
上海明德 絲網印刷:13321869382
